首页 - 数据 - 全国大型基金密集减持释放出哪些信号?

全国大型基金密集减持释放出哪些信号?

2023-10-10 04:10

5月17日,长电发布公告称,股东国家基金拟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即3559万股。按今日收盘价估算,市值约为12.54亿元。

大资金近期密集减持,包括中芯国际、晶方科技兆易创新、北斗星、长川科技、太极实业、安吉科技等

4月15日,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于4月9日至12日减持1亿股中芯国际香港股,持股比例降至8.93%。其中减持5500万股,减持25.5601港元/股,减持4500万股,减持26.1516港元/股,共套现25.8亿港元。

4月9日晚间,晶方科技披露公告称,3月2日至4月8日期间,大资金合计减持189.19万股。加上此前被动稀释股权,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公司从8.44%上升至7.44%。

同日,兆易创新公告称,3月1日至4月8日期间,大型资金减持了公司约1%的股权。目前,减持计划已减持公司过半股份,但尚未完成。

4月7日,北斗星披露的公告显示,大基金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公司10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4月13日,长川科技发布公告称,因投资基金安排,大型资金计划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27.5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股本。

此外,大基金今年还推出了太极实业、安吉科技等减持计划。

全国大资金的减持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恐慌,不少芯片公司的股价也纷纷下跌。当前全球芯片荒的持续,让人猜测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是否会不好,大资金纷纷减持套现。

业界对大资金坚持的乐观看法是,他们只会分阶段收回资金。事实上,半导体行业目前正处于繁荣阶段。全球产能供不应求,价格连连上涨。虽然很多中小芯片设计公司因为没有产能供应而生存艰难,但对于中芯国际、长电科技、晶方科技等代工和封测公司来说,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

华安证券认为,IDM、OEM、半导体材料等板块2021年业绩确定性较高,景气度将持续全年。华西证业发现,与以往一季度行业低谷不同,今年一季度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在产能短缺的情况下,各细分市场的领先者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其全球份额。

近年来,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不少大资金投资的企业市值也大幅增长。对于大基金来说,目前的大基金都取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全国的大基金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基金投资计划为15年,分为投资期、投资回收期、延长期各5年,目前正处于资金回收期。

而即使密集减持,我们依然持有中芯国际、安集科技、兆易创新、晶方科技、长电科技、三安光电、长川科技、北方华创、通富微电子、纳思达、太极实业、汇顶科技、国科微、晶嘉微电子、新鹏微、华润微、瑞芯微、上海硅业、赛维电子、雅克科技、芯原、北斗星辰、万业企业等23家A股公司。

这说明大资金只是在收益较高的时间点分阶段退出才能回收资金。而依然持有大量企业股份也说明大资金不太可能不看好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二期大资金也开始陆续投资。一期大资金减持并收回部分资金,以便更好地投资二期。此次减持确实在短期内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恐慌,但长期来看不会对公司经营和基本面产生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