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支付宝做到了短视频,引来了一波粉丝

支付宝做到了短视频,引来了一波粉丝

2023-10-06 09:29

“本来是想来支付宝浇树的,但视频已经看了20分钟了。”

在支付宝生活号里,经常可以在短视频的评论区看到这样的评论。

继抖音的视频计划之后,支付宝也推出了创意分享计划,视频收入更高。据网友晒出的截图显示,1万次浏览可以产生500-600元的利润。

《支付宝创造·分享计划》人才激励政策显示,政策有效期为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主播实际收入根据播放时长、内容质量、粉丝活跃度计算等已发布的视频。

去年,支付宝生态产品总经理陈贤达在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了生活号的升级。生活号从原来单一的图文信息升级为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多种内容形式,并以信息流的形式展现。商户可以通过多种内容形式挂载卡片、优惠券、小程序,打通公域到私域的链接。

支付宝此次推出创意分享计划,旨在快速吸引优质原创内容生产者。不过,可观的播放量收入也吸引了一批“羊毛党”闻风而至,也催生了吸粉、卖课程的生意。

01

支付宝的羊毛可以收割吗

如果你想通过支付宝赚钱,你必须先达到该计划的参与门槛。

为了快速走上致富之路,一群“羊毛迷”开始花钱买粉丝。在灰色行业,100个粉丝50元左右就能买到。

另一方面,也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要求互相关注。

支付宝生活号上,一位拥有180万粉丝的博主近期作品评论区被“分享计划打造互粉”的消息占据,互粉群应运而生。

但是光买僵尸粉丝来凑数量是不够的。本次活动所需粉丝数为近30天内的活跃粉丝数,且近30天内发布的每个视频观看次数必须在100次以上。

然而,灰色产业圈的商家承诺,除了关注数量之外,还可以购买互动量。

在电商平台搜索“支付宝共享计划”,可以看到一个直接名为“共享计划激活”的商店。店里除了以9.9元的价格出售“支付宝分享计划100浏览量和关注者”外,还出售其他产品。平台内视频方案相关教程。不过,该店目前没有该产品的销售。

来自另一家商店的三个链接出售“分享计划100次浏览和关注者”,其中两个链接每月售价超过一千。商品链接显示,一把风扇售价0.68元。商店自动回复说:“你拿多少粉丝,就会有多少粉丝,包括点赞、评论、不喜欢。”

产品评论区有很多好评。一位买家表示:“效率很高,但审稿率不够,只有60%。”不过,也有卖家在好评后再次评论称:“这是骗子,都是僵尸粉,不活跃,也需要好评。”评论区的评论都是最近一周内的。

此外,还有与处理商店出售的视频相关的课程。产品名称为“支付宝

项目,只需简单办理”,价格为1元。商品详情页面说会自动发货,所以拍张照片就可以了。

买了粉丝,把其他平台热门视频的水印去掉,无意识地转过来,真的能靠自己赚钱吗?不会。很多人反映个人账号的视频不推送,只有经过认证的V才能获得更多流量。做不到账,羊毛就很难薅。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被骗。

小芹本来是想借着这股东风赚点钱,于是迈出了第一步:买粉丝。加入共同粉丝团后,有人宣布可以购买粉丝。小芹一开始半信半疑,但卖家说如果是假的,他就不能再进群了。小芹相信了他,但两次转会后就被删除了好友。虽然钱不多,但是也很糟糕。

一些在社交平台上销售课程的人发布的收益截图已经模糊不清,真假难辨。

可见,做“羊毛党”并不容易。通过这个活动赚钱还是很困难的。只有积累了大量粉丝的账号才能更好地参与。支付宝可以花钱,但赚钱很难。相反,那些卖课程和粉丝的人却从中赚钱。

02

一切皆有可能视频号

美团推出短视频后,支付宝也开始在短视频领域发力,而这些原本不属于短视频主业的App也开始“各司其职”。

无论是将视频号放入底部导航栏C位的生活账户,还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创作分享计划,都表明了支付宝对短视频的重视。

市场认为,支付宝实际上是在争夺短视频的最后一波红利。对此,互联网专家杨健向绿九商业评论表示,无论是应用场景还是产品体验,短视频行业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最后一波”。

在他看来,支付宝本身就是淘宝交易衍生出来的产品需求。能够达到今天的规模,积累了用户规模、技术和公司底蕴、用户信任度三大核心优势。

“也许现在还看不到短视频与支付功能的强契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就没有机会。”杨健说,“对于大企业来说,推出一个纯粹的产品功能不能只从功能本身来理解,而必须结合战略布局、用户导向等方面来考虑。”

但支付宝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财经新闻、汽车知识、旅游成为主要热门视频类型。不过,也有一些常见的视频类型受到限制,例如影视剪辑、连载小说等。此类视频属于禁止行业,平台不会提供流量。网友卡卡表示,“我直接发布(影视剪辑),无需审核,需要影视剪辑资质。”

但支付宝生活号社交功能较弱,短视频风格难以吸引年轻用户。

1995年出生的

谢宇,是一名短视频爱好者。他说:“我以前不知道支付宝也有短视频。以后我不会在支付宝上看视频,因为社交属性太弱了。”了解完在支付宝上获得短视频后,谢宇又去浏览了一会,但他表示,“我感觉视频风格有点低俗。”

此外,支付软件也玩弄花样短视频,这难免让用户产生一些顾虑。支付宝用户周伟表示,“在我的印象中,支付宝就是一个金融平台,为什么变成了短视频社区?没有安全感了。”

从6月版的“支付宝创造共享计划”人才激励政策可以看出,平台对优质原创内容的要求。但平台对原创视频管理和审核并不严格,这也导致一些人直接从其他平台转移热门视频。还有人打着“直接搬到首页”的口号来推销课程。

同时政策表明,如果专家存在刷数据、获取虚假粉丝、观点等违规行为,平台有权将该账户从激励政策中剔除并追究其责任。但洗白行为依然存在,势必对平台生态造成影响。

如何获取用户是支付宝短视频面临的问题。很多网友表示不会在支付软件上刷短视频,加上短视频功能实际上会让软件体验变差。有时候不小心触碰视频号是很麻烦的,很多人都会选择关闭生命通道。

03

短视频油还能榨出来吗?

为什么支付宝和美团要加大直播和短视频的计划?

“直播和短视频已经是标准的内容形式。任何产品都需要以内容为基础,因为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传输的问题。一个工具产品可以成为一个操作平台。解决用户痛点后,必须向上游延伸到内容和信息,引导用户的消费决策。这是任何公司都不能放弃的。 ”一位阿里巴巴前员工说道。

但无论是支付宝、美团的短视频,还是淘宝的“旺旺”、拼多多的“多多视频”,其短视频的受众群体也是有限的。很少有人专门去那里使用短视频,很多人在无意中发现短视频功能后不是“惊讶”而是“害怕”。

一方面,这些平台缺乏优质的原创内容生产者。

KOC Ranyu 说:“好久没上淘宝首页了。现在主页上充斥着不明确且具有误导性的标题短视频。我一眼不知道在卖什么,而且我点击购买的东西甚至可能不相关。被盗、被侵权的视频很多,确实影响用户体验。”

评论区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烦恼。一些有经验的人过来提供建议,“关闭个性化推荐”和“在通用设置中将区域更改为全局并关闭”。

另一方面,他们很难实现抖音和快手的推送机制来准确地“猜你喜欢什么”。

张然是短视频的重度粉丝,每天花四五个小时使用短视频,但她表示不会用支付宝来使用短视频,因为“她已经习惯了的推送机制” ”,推送的视频都是我喜欢看的视频类型。”显然,支付宝的短视频很难俘获用户的心。

为了解决优质原创内容生产者稀缺的问题,支付宝推出了创作分享计划。虽然激励力度很大,但宣传力度仍然不够,难以达到效果。很多人都不知道。相反,他们是从一些发帖以吸引流量和销售课程的人那里了解到的。有些用户甚至不知道支付宝有短视频功能。

此外,参与创意分享计划的标准难以把握,这势必会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除了对数据的硬性要求外,还要根据近10个视频进行评估,看是否符合平台的风格要求。很多人前面几个指标都达到了,但是进度却停留在最后一个“符合平台画风要求”上。当我询问客服如何达到标准时,我无法得到有效的答案。

“支付宝一直在寻求内容化的可能性,构建内容生态。虽然纯支付工具被频繁使用,但用户时长和粘性是其缺点。与微信支付的社交场景相比,支付宝需要建立自己的贴近用户生活和消费场景已经是一个长期的驱动力。”上述阿里巴巴前员工认为,“基于内容的工具产品是没有选择的。支付宝的竞争力在于其数亿用户的高频应用。具有分发内容的能力。”

目前支付宝和淘宝的短视频部分尚未打通。很少有人选择直接在支付软件上购物。支付宝的内容往往是“孤立的”。以后会和淘宝直播、短视频对接吗?

上述人士表示,“我个人认为打通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生活号更像是一个标杆的微信服务号,是厂商和机构的官方运营阵地,与淘宝直播主播模式。第二是,淘宝和支付宝是两家公司,内容倒挂的模式不可行。第三,过去支付宝的想法是聚合小节目,从短链接服务中为用户提供丰富性关键词是效率。电商是综合消费场景,关键词是性价比。两地的定位完全不同。”

杨健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阿里巴巴1+6+n战略的背后,是让每一个独立的业务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保持活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期不开放是综合考虑的,至于后期是否开放,我个人认为肯定会发生,但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

支付宝本身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生活方式渠道不断完善,打通了短视频和直播路径,实现了一定的转型。

如果你能利用短视频来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间并获得更多的流量,你就能找到更多的变现机会。但如果因为短视频而影响了用户体验,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