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规 - 合成钻戒摇身一变成“天然真钻” 骗子获刑处罚金

合成钻戒摇身一变成“天然真钻” 骗子获刑处罚金

2023-09-26 07:06

  钻石因其美丽璀璨,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钻石的鉴别专业性很强,普通消费者很难识别,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近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件钻石诈骗案件。

  2021年12月,被害人李四在某软件APP上看到自己喜欢的钻戒,后加被告人张三微信联系购买天然钻戒。2021年12月25日,李四乘高铁到深圳北站高铁站门口与被告人张三当面交易,李四通过支付宝转给张三转账31500元,张三把合成钻戒交给李四并承诺是真天然钻戒。被害人李四收到钻戒后,要求被告人张三提供天然钻戒证书,被告人告诉李四办理证书要支付500元办理证书费用,李四将办理证书的500元转给张三后,张三通过他人办了一个天然钻戒证书邮寄给了被害人李四。

  2022年1月14日,被告人张三主动联系李四称还有一个真天然钻戒,并向李四出示照片和证书,李四在家里通过支付宝向被告人张三转款6万元,张三将钻戒邮寄给李四,李四收到邮件后,看着是假钻戒就拒收快递,把钻戒退了回去,要求张三退款。被告人张三收到退还的钻戒后,拒绝退还李四的6万元,并将李四的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拉黑、删除。案发后,被告人张三退出赃款6万元还给被害人。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参考其他量刑情节,以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张三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15000 元;继续追缴被告人张三违法所得 32000 元,发还给被害人。

  法官说法:

  钻石闪闪发光,夺人眼球,但是普通人仅凭肉眼很难分辨真假,这就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网络上购买钻石珠宝等贵重物品时,要选择有正规经营权且具有良好商业信誉的网络购物平台,选择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并要求经营者提供珠宝玉石鉴定书、发票等有效的购物凭证,遇到疑似假冒伪劣产品时,要及时到鉴定机构或者找专业人士进行鉴别,发现假冒、伪劣产品时及时报警处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