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指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注册法律执业人员。律师执照对律师来说很重要,它决定了他能不能当律师。我国对律师执照的取得和吊销做出了规定,那么律师在执业中有哪些行为是不应该有的?以下是五六懂法网边肖读者的回答。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有哪些行为
1、律师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委托协议的约定,全面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包括调查收集证据的义务、出庭的义务、安全妥善保管证据、诉讼文书和相关财产的义务。同一委托人聘请的律师应当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出现分歧时及时将决定告知委托人。
2.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私自接受委托,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收受委托人的财物;
(二)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委托事项违法的,但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隐瞒事实的除外;
(三)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谋取当事人有争议的权益;
(四)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
(五)向法官、检察官及其他工作人员请客送礼、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
(六)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引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阻碍对方当事人依法取得证据的;
(七)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泄露当事人隐私的;
(八)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九)同时在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
(十)以诋毁其他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夺业务;
(十一)拒绝或者怠于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
(十二)宣扬自己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密切关系,或者利用这种关系从事不正当竞争的;
(十三)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
者借职务之便违反规定为被告人传递信件、钱物或者与案情有关的信息;(14)接受当事人委托后,擅自转委托他人代理;
(15)超越委托权限,利用委托关系从事与委托代理的法律事务无关的活动;
(16)接受对方当事人利益或者向其要求或约定利益;
(17)在与委托人依法解除委托关系后,在同一案件中担任有利益冲突的他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18)非法阻止和干预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的活动;
(19)在未征得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接受对方当事人办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委托,但办结委托事项后除外;
(20)阻挠或者拒绝委托人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法律服务;
(21)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委托人非法的、不道德的或者具有欺诈性的要求或者行为提供服务和帮助。
3、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协议后,委托协议有效期间内发生下列情形的:
(1)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或承办律师存在利益关系,或承办律师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继续代理的;
(2)承办律师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被公安司法机关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3)律师事务所或承办律师未经司法行政部门当年年检注册、或受到停止执业处罚的;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读者到五六懂法网进行法律咨询,五六懂法网专业的律师团队会及时为你解答疑惑,让你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