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规 - 海关总署推出23项综合保税区改革举措

海关总署推出23项综合保税区改革举措

2023-10-02 02:12
   16日,海关总署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海关总署近期围绕政策供给、功能拓展、简化流程,在流程优化、制度完善等五个方面推出23项改革措施。
  具体来说,上述改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整优化检验检疫运行模式、简化生产设备放宽手续、实施卡口分类分级管理、优化境外退货监管、支持保税维修和质量升级。调整重点商品管理办法。
  在优化流程监管方面,相关改革措施包括优化进出综合保税区货物放行逻辑,支持进出区多类货物集中拼箱;优化“一票多车”货物进出流程,允许特定类型货物报配、自行车进出区域;优化境外退货监管,降低现场调查和书面调查比例等。
  在功能业务拓展方面,相关改革措施包括推动保税维修目录动态调整,包括将更多高科技、高附加值、低风险、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纳入保税维修产品目录。支持综合保险 区内开展航空飞行模拟器、大型医疗设备保税培训业务,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保税培训规模;允许免税店商品通过综合保税区从境外进口,方便企业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拓展销售渠道。推动免税、保税衔接等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从业人员超过240万人,每平方公里从业人员近9000人。此次改革中,海关总署还提出,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内统一规划,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食堂、充电桩、停车场等生产配套服务设施,为区内员工提供工作便利。
  海关总署保税区和特区发展司司长陈振冲在会上表示,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组织制定公告、制度做好调整、宣传解读等配套实施工作,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又好又快落地。
  以综合保税区为主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升级。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各类特殊区域171个,其中综合保护区161个,分布于全国31个省(区、市)。